装配式镀锌钢板筒仓是现代仓储领域广泛应用的设备,主要用于粮食、饲料、水泥等物料的储存。其结构可分为仓底、仓体和仓顶三部分,具有标准化生产、快速安装和耐用性强等特点。以下将详细介绍其建造工艺及设计要点。
一、筒仓的建造流程
1. 地基与预埋件施工
筒仓的稳定性始于地基。施工时需在混凝土基础中预埋钢板,以便后续与仓体檩条焊接固定,确保整体结构的抗风抗震能力。安装前需精确测量并标记中心点,以保证仓体与预埋件的对位准确。
2. 仓顶安装
仓顶是筒仓的第一安装部分,其结构包括:
檩条系统:作为支撑骨架,分为上、下张力环。下张力环安装于首层仓板内侧,通过镀锌螺栓固定;上张力环则通过仓顶檩条定位,无需额外调整同心度。
仓顶板:由镀锌钢板拼接而成,接缝处需用密封胶防漏。顶部设有通风口,需均匀分布以保证通风效果。
安全设施:安装防护栏(高度通常为1.2米)和爬梯,均采用螺栓连接,避免破坏镀锌层的防腐性能。
3. 仓体组装
仓体采用逐层拼接法:
钢板拼接:每层由多块镀锌钢板通过螺栓连接,接缝处涂抹密封胶以防渗漏。
导链提升:借助导链工具将仓体逐层升高,确保安装效率与精度。
檩条加固:竖向檩条沿仓壁分布,直径较大的筒仓可能需每块钢板连接3根檩条以增强承压能力。靠近仓底的檩条和钢板需加厚,以应对更大的物料压力。
二、平底筒仓与钢锥底筒仓的选择
筒仓底部设计需根据容量和成本权衡:
钢锥底筒仓
适用于直径≤11.9米或容积≤2300立方米的场景。
锥形结构利于物料完全排出,无需额外清仓设备,性价比高。
平底筒仓
大容量筒仓(容积>2300立方米)的优选方案。
需配套钢筋混凝土基础及地下出料设备,可能需增设清仓机清理死角物料。
基础设计需考虑地下水位,高水位区域建议将基础平台抬高至地面2.5~3.5米,避免渗水问题。
三、智能化监测设备的应用
现代筒仓常配备以下监测系统:
料位计
雷达料位计:安装于仓顶,通过电磁波反射测量物料高度,结合仓体形状计算容积。
阻旋式料位计:安装在侧壁,通过叶片阻力信号判断物料满仓或空仓状态。
温度监测
采用多根测温缆绳垂直悬挂于仓内,缆绳内置传感器可实时监测不同深度的物料温度,预防霉变或过热风险。
装配式镀锌钢板筒仓凭借模块化设计、高强度结构和灵活配置,成为各行业储粮的理想选择。合理选择仓型(平底或锥底)、规范施工及配套智能监测系统,可显著提升仓储安全性与管理效率。